从贵阳垃圾桶中的哲理得出一种决策制定模式

从贵阳垃圾桶中的哲理得出一种决策制定模式

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,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,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。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。

一个方法是: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。实施后,收效甚微。第二个方法是: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,成效亦不显著。后来,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: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,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,每当垃圾丢进桶内,感应器就有反应而启动录音机,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,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。这个设计大受欢迎,结果所有的人不论距离远近,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,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。

垃圾桶模型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决策制定模式。这个名字是从组织的一系列决策指定中产生出来的,这一模型较早是由美国管理学教授詹姆斯·马奇(JamesMarch)、科恩(MichaelD.Cohen)、奥尔森(Johan.G.Olsen)等人于1972年提出。
简单地说,该模型认为,企业员工面对一项决策时,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。这些方案实际上都被扔进了垃圾筒,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较终决策的组成部分。

垃圾桶理论的基础是马奇教授对组织行为的观察,他发现,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容易对某些行为模式产生偏好。这些模式成为他们个人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宠爱有加的“宝贝儿”。作为结论,模型指出:不管问题发生在何时何地,人们都会以此为机会,来实施他们早已选定的解决方法。这会影响到决策的制定过程和较终结果。

该模型的另一特色,是将企业看作由一系列竞争性对策构成的集合体,随时等待着问题的出现。因此,在垃圾桶模型下,决策可视为问题、对策和决策者的选择三者的某一特定组合。从这个意义上,较终决策只不过是发生在垃圾筒内的淘金过程的副产品而已。
马奇和另一位美国管理学者李查德·西特(Richard Cyert)还提出一种观点。他们认为:企业的运行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。这刚好与垃圾筒模型不谋而合。

相关标签:贵阳垃圾桶,贵阳钢木垃圾桶,贵阳环卫垃圾桶,

上一条:夏季里贵阳垃圾桶使用误区你可走进?

下一条:贵阳垃圾桶里的生活垃圾科学处理方法


Top
©筑巢软件